首页 - 区块链 - 币圈 - 正文

人民网评:假借区块链之名发币融资 实则涉嫌非法金融

来源:人民网 2019-10-31 08:24:14
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:

(原标题:人民网评:假借区块链之名发币融资 实则涉嫌非法金融)

原标题:人民网(行情603000,诊股)评:一些平台借区块链之名发虚拟币形式融资炒作,实则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

近日,先有比特币暴涨40%,后有A股区块链概念股票全面飘红。这给我们提了一个醒:区块链创新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,务须强定力、谋长远,决不能惦记“挣快钱”,更不能脱实向虚,成为投机热土。

作为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之一,区块链承载着我国在新兴领域占据创新制高点、取得产业新优势的期待。近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“ 要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”等七个“要”,为我国如何发展和应用区块链技术指明了方向,对区块链与各种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作出了部署。在市场热炒概念之下,各级领导干部应保持足够的定力,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,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知区块链技术,把牢方向盘,避免脱实向虚。

避免脱实向虚,必须继续严厉打击投机行为。目前,公众对区块链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比特币。由于比特币先声夺人,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区块链就是“币”。事实上,区块链的独特性在于必须有各种激励机制,发“币”是重要措施之一,但绝不是唯一。“币”仅仅是一种应用,既非区块链技术本身,更非真正的货币。一些平台借“区块链”之名,通过发行虚拟币形式进行融资炒作,实则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,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。2017年以来,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文严厉整治上述行为,明确代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对上述炒作风气有力遏制。然而,随着一些虚拟币交易平台转向境外,投机炒币行为也转为“地下”。面对不断翻新的“花式割韭菜”行为,各级政府部门在继续严监管的基础上,更应不断升级监管手段和能力,持续加大宣传科普和打击力度,避免群众上当受骗。

避免脱实向虚,必须引导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看到,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,在于看重了它在实体经济、民生领域以及国家治理方面的应用前景。这也为各级政府部门在结合“区块链”进行区域产业转型、民生服务提升、政府治理升级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目标。各级政府部门应对照七个“要”,让市场的“无形之手”发挥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“有形之手”作用,推动相关资源流向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,引导人才、资金、项目、数据等流向能够实际提升生产效率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领域,流向切实改善民生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、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领域,流向真正促进智慧城市建设、推动政府数据共享的领域。

避免脱实向虚,必须防止盲目的“大干快上”。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,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起着重要作用。同时也应看到,区块链技术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尚存在短板,未来发展面临如何实现规模化、确保安全性等现实问题。对于各地来说,抓住机遇固然重要,但首先应该深入研究、科学规划,防止盲目的“大干快上”。如何才能“科学”呢?一方面,准确把握区块链技术的特点,充分认识到它并不能“包治百病”,要重点向它的优势方向发力;另一方面,也要结合实际发展状况,重点挖掘本地区、本部门的实际需求,抓准需要解决的“痛点”问题,才能合理安排项目。

知己知彼,扬长避短,谋定而后动。充分发掘区块链发展潜力,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,我们才能有效落实中央部署,让人民群众更多地、实实在在地享受技术带来的发展红利。

微信
扫描二维码
关注
证券之星微信
APP下载
相关股票:
好投资评级:
好价格评级:
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人民网盈利能力一般,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。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,股价偏高。 更多>>
下载证券之星
郑重声明: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。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证券之星对其观点、判断保持中立,不保证该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,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,请发送邮件至jubao@stockstar.com,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。
网站导航 | 公司简介 | 法律声明 | 诚聘英才 | 征稿启事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举报专区
欢迎访问证券之星!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: Copyright © 1996-